网站首页 > 医学论文> 文章内容

新闻源 财富源

※发布时间:2017-9-4 22:19:3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陈吉宁,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梨树人,1984年4月加入中国,博士,教授。

  1981年9月大学土木与工程系学习,1986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9月大学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10月赴英国布鲁耐尔大学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7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土木系攻读博士学位, 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博士后,1994年12月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助理研究员。1998年3月回大学任教,任工程系副主任。1999年7月任工程系主任。2006年2月任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6年9月兼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2007年12月任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秘书长,2010年1月兼任研究生院院长,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兼任深圳研究生院院长。2012年2月任大学校长。

  目前担任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等职。

  高强,男,汉族, 盐山人,1944年8月生,曾就读于天津市第一中学,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67年参加工作,1978年7月加入中国。历任省财政厅副处长、副厅长,财政部财政预算管理司副司长、司长、部长助理、副部长等职。2001年7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3年4月任卫生部党组、常务副部长,同年11月兼任卫生部党校校长。2005年4月任卫生部党组、部长。2007年6月任卫生部党组、副部长。2009年2月任十一届全国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全国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2011年12月31日全国常委会决定免去高强全国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他还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第十七届会委员。

  马赫什马斯基博士是一个学者型活动家,公共卫生专家和尼泊尔的社会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他在1990年和2006年在尼泊尔的运动中积极参与并做出了贡献。2006-2007年他是副总理兼卫生和人口部长阿米克﹒瑟山的首席顾问,此后,他作为尼泊尔卫生和人口部高级卫生政策咨询委员会直到2009年。他是“南南团结”组织的,南亚健康研究论坛尼泊尔分会、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健康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他还是一位作家,在健康科学研究领域外撰写了许多和文学的文章。他还在国内外著名大学中进行教学和学习。

  李希光, 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大学健康研究所所长、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大学巴基斯坦文化与研究中心主任、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应急事件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闻宣传专家顾问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新闻教育专家组召集人。曾任高级记者、《邮报》科学与医学记者、哈佛大学新闻与公共政策中心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青年学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实习员。近期撰写或主编的专著有:《疾控部门沟通教程》、《艾滋病读本》、《控烟报道读本》、《新闻采访写作教程》、《软实力与中国梦》、《解构当代》、《新闻教育未来之》、《走出污名》、《发言人教程》、《报道读本》、《转型中的新闻学》、《软力量与全球》等。曾在《邮报》、美国《科学》、《求是》等发表过有影响的文章。获:联合国艾滋病防治特殊贡献、巴基斯坦总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健康教育专家、市高校教学名师、市优秀教师、国家精品课、全国十大教育英才、国务院特别津贴励、大学学术新人、大学优秀教学、大学良师益友、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中国国际新闻等。目前主持中央外宣办、卫生部、国家食药局、中国疾控中心、国家计生委等多项委托课题。此外,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引导力与社会舆情预警系统研究》和国家重点课题《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

  翟惠生,山东聊城人,出生于市,1990年12月加入中国,1975年3月参加工作,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6年2月至2006年5月任日副总编辑(其间:1996年9月至11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班学习)。

  沈洁,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并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硕士学历。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现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参与寄生虫病防治规划与方案的起草与审核工作;主持、参与组织艾滋病性病防治政策、法规及方案的起草工作;参与组织并参加了结核病防治政策、法规、规划及有关对外合作项目的设计起草;被聘为上述领域一些书籍、资料或的副主编或编委,并参与多项相关课题研究。

  莫丽霞,女,汉族,广东阳江人,1968年3月出生,2000年11月,1992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担任国家计生委宣传教育司新闻管理处干部;1998年4月至2002年1月,担任国家计生委宣传教育司新闻管理处主任科员;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担任国家计生委宣传教育司新闻管理处副处长;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教育司新闻管理处副处长;2004年2月至2009年9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教育司新闻管理处处长。现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教育司副司长。

  梁东明毕业于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获得了美国大学公共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先后在市中心医院、市卫生局工作,曾担任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党委副,市第三医院党委兼副院长。

  1995年—2005年期间,担任卫生厅副厅长、党组,2005年5月—2009年6月,担任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2009年6月起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副主任。

  宋树立,现任中华人民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上世纪80年代末研究生毕业后曾在中医药大学任教近十年,后调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在国际合作司和办公室工作。2009年12月,宋树立调入卫生部,并担任新闻办公室主任。

  孟宪励,1965年3月出生,人民日所属健康时报总编,高级编辑,博士。1991年-199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98年-2001年,师大艺术系获博士学位。1998年—2001年,教科文部健康口采编。2000年至今,健康时报副总编、总编。

  在健康界从业12年间,一直至力于健康实践创新和理论总结,有较为丰富的健康实践经验,审订编发健康8000余万字,策划、领导、参与大型健康活动近百种,策划出版健康类图书近30余种,各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健康30余场。健康时报先后获新闻出版总署相关机构颁发的中国“十大周报品牌”、中国“行业十强”等多次项,入选国家邮政局在全国一万余家报刊中选定的30家重点畅销类报刊目录。健康时报已成为全国同质的领跑者。

  毛群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1985年7月毕业于中医学院(现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医学学士;1992年7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医学硕士;1992年和1999年分别在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公共卫生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卫生管理学院卫生管理和卫生信息管理。著有《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剖析》、《医疗制度与卫生管理》等书。1987年从中医学院调入卫生部办公厅工作,历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2002年9月任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并从2003年抗击疫情时开始担任卫生部新闻发言人。2008年10月任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

  1996年本科毕业于大学电机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1年获该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起在大学任教,2004年至2005年在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神经工程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2005年聘为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2009年聘为博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课程《生物医学模式识别》和研究生课程《神经工程原理》。目前是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编委。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Neuroscience Letters等审稿人。2007年入选市“科技新星”人才计划,2007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周庆安,大学新闻与学院副教授,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西南大学喜马拉雅研究所副所长。2006年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全球公共外交,与外交政策分析,中国国家形象与国际评估等研究,还是国内多家的国际时评专栏作者。

  周庆安同时兼任Global Media Journal中文版副主编,大学国际新闻与硕士项目副主任,中国外文局对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蓝海国际促进会理事;全球与非传统安全论坛秘书长;萨尔斯堡“与全球变革论坛”研究员;2008年美国国务院访问学者等。著有《软力量与全球》、主编有《2009中国全球与非传统安全报告》等,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2002~2005年曾担任《国际导报》专题部主任,现为、中国国际特约评论员,同时担任《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特约评论员,专栏作者,发表新闻评论1500余篇。2009年7月起担任特约评论员,参与节目有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环球视线、共同关注等。

  孔灵芝,女, 198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任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副研究员。分管慢性病、营养、卫生和口腔卫生工作。长期从事营养与慢性病相关政策的研究及管理工作,组织领导了多项国家级慢性病防治规划、规范和指南的制订工作以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持了多项国际及国内慢性病及营养政策相关研究;在全国建立了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组织了全国首次营养与健康状况综合调查和全国第三次全死因回顾调查。

  全球健康战略(Global Health Strategies,GHS)创立于2002年。作为GHS联合创始人、总裁与董事长, 戴维古德 (David Gold)先生目前负责组织内旨在增进全球医疗技术普及性的项目。同时,他还负责推动GHS发展全球合作伙伴,特别是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

  古德先生于1995年开始参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建国际艾滋病疫苗行动组织(IAVI)的工作。之后他担任了IAVI的 政策与公共支持部副总裁,任职期间,他负责创立了IAVI的全球政策与宣传项目,及其在拉丁美洲、欧洲和日本的区域项目。古德先生与IAVI的首席执行官密切合作,帮助IAVI获得、国际多边组织以及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其中包括总额超过3亿美元的捐赠。他还帮助IAVI与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巴西、欧盟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在内的重要机构建立伙伴关系与联盟。

  古德先生还是艾滋病疫苗联盟的创始人之一,该组织旨在开发与运用新的HIV预防技术。1991-1995年间,古德先生主管世界上首个也是最大的艾滋病组织GMHC的医疗信息项目,并主编其关于HIV治疗方法的通讯《治疗议题》(Treatment Issues)。他在艾滋病领域的工作始于在行动起来(ACT UP)组织担任治疗与数据委员会的委员。

  古德曾主笔或参与了很多关于全球健康议题的报告的编写工作。他同时还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及若干制药公司担任研究咨询专家。在投身全球卫生事业之前,古德先生曾领导过一家专注于房地产和出版的投资公司。

  梁万年于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博士学位。2002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8年4月至10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UIC)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4月至10月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UT)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社区卫生服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全科医学主编、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副主编、中华流行病学常务编委、中华医院管理常务编委、医院院长论坛副主编、预防医学会副会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是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级人才,市跨世纪人才。

  主要从事管理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全科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863计划、市奥组委、教育部、卫生部、市科委、世界银行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共 4 项。支配科研经费共 800 余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出版专著(译著等)18 部。

  现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兼任财政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1年2月至2006年2月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研究员;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任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杨维中,男,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近五年来,作为第一负责人组织申报、实施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数十项。2001年至今,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达70篇,2006年和2007年连续在《柳叶刀》上发表2篇论文。参加编写《实用救灾防病手册》、《传染性型肺炎防治工作指南》、《传染性型肺炎预防控制培训教材》(获国家优秀图书)、《防治手册》、《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等近20本专著。1998年,获得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1999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旅行卫生专委会主任委员、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免疫规划分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康安妮是上海飞利浦优质生活市场总监,负责中国和海外空气净化产品的推广和研发。从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她在全球知名的伦敦艾意凯咨询公司(L.E.K. Consulting)担任咨询师,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先后在伦敦和悉尼工作,2003年初离开艾意凯咨询公司进入飞利浦担任商业分析师。

  在家用电器部门担任数个商业和市场职位后,她赴阿联酋迪拜成为飞利浦新安怡中东和非洲并购评估团队的市场经理,后成为飞利浦总部空气和水部门高级市场经理。2011年来到上海担任飞利浦空气净化产品概念和市场部的负责人。

  卢国萍,中国卫生部国际合作司欧美大处处长;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跨境卫生项目负责人;大湄公河次区域卫生小组;中亚地区经济合作(CAREC)卫生项目中国卫生协调员;“东盟+3”卫生高级官员会议(SOM)高级官员;湄公河流域疾病监测项目(MBDS)中央协调员和代理执行委员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顾问。

  2006年5月至2011年10月担任中国卫生部国际合作司亚非处副处长,1998年8月至2006年5月担任中国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国际组织处处长,1997年7月至1998年8月担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任。

  曾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和社会研究专业文学学士学位,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健康服务管理专业硕士和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曾接受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项目国际谈判训练,在全球多个精英学校和机构接受全球健康外交、高级健康执行长官训练、人力资源管理、中英文口笔译等培训。

  出版的作品有:《HIV/AIDS:艾滋病在亚洲的风口浪尖》(翻译)、《爱心无国界:汶川地震期间国际医疗救援队在中国》(翻译)、《地区健康合作在中国(2003-2010)》、《部局领导讲话汇编》。

  曾与健康无国界(Health Unlimited)中缅跨境健康项目、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克林顿基金会、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中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项目等多家非组织和机构合作;主持了无国界医生组织(MSF)、卡特中心、“扶轮国际”中非合作项目的代表团。

  罗会明,主任医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监测、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导工作。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公共卫生分会常委。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传染病预防控制分委会委员。

  198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专业。2001~2003年,参加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1989-2007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卫生防疫站)工作,从事传染病的监测、预防控制工作。2008年5月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从事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监测、防控和科研工作。

  刘培龙于1968年起在中国卫生部供职。1969年至1972年,参加中国援非医疗工作。回国后,曾在卫生部国际合作司任项目官员10年,先后负责对非卫生发展合作和与联合国机构的卫生合作。之后,在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工作15年,并任该办公室主任,归口管理世界银行在中国的所有卫生活动。1998年至2003年中,担任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归口协调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其它多边、双边的卫生合作。2003中年至2007,任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总干事顾问。2008年至今,任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卫生部国际合作司高级顾问。2012年10月出任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主任。

  刘培龙曾在法国雷恩大学人文科学与文学系学习,并在美国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硕士。

  历任中生股份国际合作部市场助理、国际合作部经理助理、国药集团国际合作部主任助理,负责公司国际形象建立、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实施。参与多个技术、商务类合作项目,负责国际合作项目沟通谈判及对内对外组织协调。

  2010 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临时顾问,协助世卫组织并参与了对国家药监进行的5 期高级监管检查培训,协助了世卫对国家药监进行的正式评估检查。

  商建忠,中国商环发明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性学会全国委员会会员、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政协芜湖市市委委员、芜湖市发明家协会副会长

  程峰,主任医师、全球健康研究与发展专家、二十七年十三个国家的研究工作经历、家庭健康国际组织中国区主任。2003年加入家庭健康国际组织之前,任中英性病艾滋病项目负责人、协和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为应对全球公共健康领域日益加深的不平等问题,近年来,他积极促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是哥伦比亚大学全球公共健康论坛、北大-北卡全球健康论坛、-哈佛艾滋病公共政策项目以及大学国际健康项目的特邀人之一。并擅长处理与非关系。主编和参加编写专业著作23部、发表专业论文69篇。

  施小明。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9年获得安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得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2008年美国UCLA访问学者。目前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社区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老年健康研究、慢性病预防控制政策与策略研究、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研究。社会兼职有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通信编委。迄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五年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国际合作课题近10项。

  1992年,何晓微博士在美国的德雷塞尔大学任助理教授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她在机械工程和材料系进行任教和研究工作。1997年,何晓微博士加入朗讯科技贝尔试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光纤网络产品集团的一个组成部分,她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开发业界最先进的光通讯器件。

  在州何博士创建了她自己的公司LightworksTechnoligies ( 后来与英诺华网络公司合并)主要研发光通讯器件和系统用于超长距离光纤主杆网络。

  何博士回到上海后,加入了另一家创业公司-光桥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成为国际事业研发和销售副总裁。在任职期间她成功地建立了与西门子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关系和其他系统集成商合作伙伴关系。光桥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被西门子收购,现属于西门子/诺基亚。

  2005年,何博士加入戴尔中国设计中心,在那里她担任了各种职位,包括在产品集团担任中国设计中心的研发总经理。何博士带领她的团队把中国设计中心建造成为数十亿美金的全球台式机中心。

  2011年,何博士加入飞利浦优质生活事业部,目前在上海事业集团总部担任全球家居护理研发中心副总裁。 她负责管理一个全球团队遍布于7个国家,研发制造一系列创新和多样化的产品包括厨房电器,地板护理,衣物护理和优质空气设备。

  孙宏涛,医学博士、留德博士后、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网络管理办公室主任、慈善基金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留德医师联谊会秘书长、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理事、九三学社社员

  2002年获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外科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至今, 2008年、2010年二次赴心脏中心工作、学习,在学习期间,获得()行医许可。

  主持、主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已结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院所青年基金1项(已结题)。在研首都发展基金“首都特色”课题一项,首发基金一项、厄尔巴肯课题一项。

  全面负责、组建“留德医师网流平台”,策划、实施翁渝国教授:中德心血管外科技术交流30年“晚宴(2011.8,),并出版同题纪念画册。

  2010年10月 – 2013年1月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大学国际研究中心博士后

  2006年4月-11月“萨克森安哈尔特使用民间的老年人”项目,担任研究助理。(由萨克森安哈尔特公共法研究中心发起)

  王林,男,疾病预防控制专业,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研究与健康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信息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卫生摄影协会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研究、沟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曾组织参与世行贷款、全球控制结核病艾滋病疟疾基金等项目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和科研工作;组织设计编写《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并在全国推广使用;主持编写《中国结核病健康促进手册》、《疾控技术信息发布与沟通》、《疾控机构沟通教程》等疾控机构沟通参考书。发表论文20余篇。

  张建,现任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教育司司长,高级编辑职称。从事新闻(电视)专业工作15年,从事人口宣传工作17年,在实践和理论上积极人口工作转型,促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建设,组织全国重大活动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等卓有成效,参与国际预防艾滋病工作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从事妇幼卫生管理工作10年,长期以来参与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妇幼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文件,组织实施了若干妇幼卫生重大项目,组织开展妇幼卫生监督管理等工作。

  1959年出生,1998年6月获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妇产科学、学术博士学位。现任海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海军全军优生优育技术指导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301)、南方医科大学、医学院、自治区民族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本专业研究25年。担任市专家组及海淀区计划生育专家组组长;全军妇产科专业副主任委员(内分泌学组组长、生殖学组组长)、海军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妇幼卫生》、《人民军医》、《山东医药》、《海军医学》编委。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论著5部。获军队医疗三等3项。专业特长擅长妇科微创、生殖内分泌疾病、辅助生殖的诊断与治疗。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病理生理及其诊断与治疗进行过专题研究。国内率先研究及报道了PCOS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国内外首先培养了PCOS病人的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观察了胰岛素对其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分泌的影响,并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对PCOS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在不孕不育的治疗中,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宫腔粘连的改善方面,从临床的治疗到基础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袁钟,男,1955年4月出生于重庆。1990年在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主攻专业为中国医学史(医学与哲学研究方向)。

  自1991年起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就职,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协和医学音像出版社社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普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袁钟教授长期从事医学与哲学研究,发表过大量医学人文方面的学术论文,强调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医务工作者,推动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原博雍先生于2010年4月加入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任企业社会责任经理,负责拜耳集团及旗下医药保健、材料科技及作物科学三个业务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项目。同时,他也是拜耳中国志愿者协会的秘书处秘书长及-拜耳公共健康与研究室执行主任。

  大学国际研究中心科研部主任、大学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及舆情研究课题组副组长。

  她的研究方向为危机管理、健康、风险沟通和舆情研究。主要参与了、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应急办、财政部、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疾控中心、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局等部门委托的有关新闻发布、危机应对和引导的课题。

  担任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国务院新闻办培训中心、国家药监局培训中心,以及中铁建、中移动等企业有关沟通和舆情应对培训课程的主讲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评论近百篇。毕业于大学新闻与学院。曾在《新京报》评论部、《法制晚报》部兼职工作。

  景军(哈佛大学博士)现任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人类学民族合会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其英文专著《神堂记忆》由斯坦福大学于1996年出版;其主编的英文论文集《喂养中国小》由斯坦福大学于2000年出版;他的其他学术散见于中文和英文期刊及论文集。来到之前,景军教授曾于1994至2001年在纽约市立大学任教。他在大学开设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包括“医学社会学”、“中国社会研究”、“人类学入门”、“艾滋病与社会迁”等;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医学等。

  刘玄重,1968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历任急救部主任(包括急诊科、CCU科和ICU科)、心内科主任、首届药物不良反应编委。多年从事心血管病医、教、研、防工作,在危重病抢救、介入心脏病学(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术、心导管射频消融术等)和多种慢性病(高血压病、血脂紊乱、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心肌病等)防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心血管疾病论文20余篇,参编有关论著6部。对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专业特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及介人性心脏病的治疗

  热衷健康教育科普工作,参与中央、、江苏、山东、河南、辽宁和的有关节目。担任卫生局社区中心顾问以及多家健康顾问。被中央文明办、卫生部聘为特聘专家、《中央健康大课堂团》专家。在一些省、市、地区、机关、院校、部队学术讲课及健康教育近千场。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专家津贴,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首批健康科普专家。现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大学医学部心内科学系主任、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和心脏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在我国率先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并向全国一百五十多家医院以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国推广普及此项技术,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等。

  推荐:

  

关键词:社会医学论文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