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9-10-16 3:53:2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问题的认识。

  材料一:青铜是古代劳动人民有意识地将铜与锡或铅配合而熔铸成的合金。因为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青铜作为合金,熔点较纯铜低,是古人容易控制的。就硬度来说,青铜比纯铜高,古人可以根据器类对硬度的不同要求,适当地调整铜锡比例,造出各种供使用的器物。熔化的青铜流动性好,浇铸时无孔不入,在冷凝时体积略有增大,凝时满范,气孔少,容易得出锋利的刃口。而且,青铜具有化学的稳定性,不易生锈。

  (3)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该班围绕如何治理校园内乱扔垃圾的行为进行讨论,请你站在思想的立场写出一条合理化的。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励生产;励军功;推行县制;……后商鞅被“谋反”,“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的国势日益强盛。

  (2)材料二中哪一项变法措施最有利于秦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3)为了更好地推行变法,人们都在流传着商鞅将任命一名能干的县令并派他到远离国都的地区。这件事可信吗?为什么?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1)材料一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这一制度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假断掌手相图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